4月10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办的公共外交(2016)北京论坛在图书馆五层会议厅举行。我校校长彭龙、副校长孙有中出席论坛,开幕式由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有中副校长主持。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艾平,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海南大学副校长、海南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刁晓平,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长陆林祥等出席论坛并致辞。开幕式上,彭龙校长提出了成立公共外交学术共同体的倡议。
全国共40家机构的103位学者出席论坛。论坛由七个主题讨论环节组成,分别为“公共外交的国际政治学理”“公共外交的传播学学理”“公共外交的文化社会学学理”“政府公共外交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支持”“地方公共外交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与人才培养”“社会组织公共外交的机遇与挑战”。
上午的理论主题环节中,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视角挖掘、构建了公共外交的基本学理。政治学理主题讨论中,学者们形象地阐释了公共外交的运作手段及特点,探讨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分享了联合国与公共外交的研究成果和公共外交的政治功能。在传播学理主题讨论中,学者们提出了众多新观点:外交主体多元化以及传媒交流的个体化使得外交的主动权自动下放到客体。希望从国际传播领域构建一个短时间相对有效的模型,哪怕这个模型可以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公共外交形成有效的模型才能为进一步探索提供重要的立足点。在文化社会学主题讨论中,学者们介绍了公共外交中的社会资本理论,妇女外交的文化视角和实践,体验学习和公共外交以及文化的公共拓展和外交界定。
下午的实践主题环节学界和业界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政府公共外交主题讨论中,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提出希望公共外交早日从“加”阶段步入“融”阶段,学者们以虚拟空间与真实世界的战略构建,国外智库的政府公共外交研究等发言回应了业界的部分诉求。地方公共外交环节中,业界和学界就如何解说好我们的方针政策,地方智库如何服务城市公共外交,侨乡与公共外交等主题分享了案例和观点。企业国际化主题中,学者与一些企业管理者探讨了企业国际化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公共外交的中国路径,企业国际化的安全。最后在社会组织主题环节中,业界嘉宾们分享了一些民间交流会、慈善组织、海外团体的公共外交实践,强调了公共外交领域草根组织的重要性,再次将公共外交学科导向了实践。
本次论坛是首届公共外交学术共同体会议,为加强交流、融通学术、服务社会,逐步建立公共外交“中国学派”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