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前沿 >> 公共外交前沿动态 >> 正文

理论:网络外交与数字外交:概念区别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07-05 [来源]: [浏览次数]:

Shaun Riordan, CPD Blog, 2016.5.12

自外交进入数字时代以来,出现了数字外交(Digital Diplomacy)、网络外交(Cyber Diplomacy)以及e-外交等多个概念,由于没有进行专门的概念区分,每个人都在按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不仅导致了概念术语的使用混乱,甚至还混淆了外交和数字世界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利用数字化工具来推进外交目的,还是用外交手段来解决在网络空间上出现的问题?因为我们没有加以清晰界定,在一些激烈的辩论里我们能看到,一个辩论者讨论的是第一方面,而另一个辩论者却在说第二个方面。为了避免这些混淆和不必要的争论,从而把这些截然不同的行为分开,作者提出了以下定义区别:数字外交是指利用数字工具和技术开展外交活动(包括领事服务);网络外交指的是使用外交手段化解在网络空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至于e-外交一词,已经与时代有些脱节,就不加以考虑。根据这些定义,数字外交和网络外交都可以通过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包括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进行开展。

数字外交的本质上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各国政府或是非国家行为体都拥有自己的外交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将采取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数字化工具只是其中之一。数字化工具可增强外事调研分析,与关键利益相关者就关键政策进行讨论,还可以为领事服务提供支持。数字化工具并不限于社交媒体,还应包括web来源分析、大数据、数据挖掘、场景生成或冲突模拟、数字平台以及电子游戏(利用游戏进行教育和影响政策环境)。数字外交的主要挑战包括开发为追求外交战略而量身定做的软件工具,而不仅是依赖于现成的商业产品,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网络空间,让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能走到一起就重大议题进行讨论,此外它还要关注外交本身的演变,整合来自数字化一代的政治领导人。

网络外交则刚好相反,网络空间产生的一系列的治理问题,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加以解决。例如,互联网治理与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的作用已经在政府、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间引发了争论,这种多层次、异质的组合我们已经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中见到过。建设和维持这种组合所需要的技术和手段本质上就是外交。与之类似的还有网络完全,虽然大多数企业仍然依赖于自卫方式,但通过更集中的外交手段可以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合作、说服公众认清黑客的真实面目,真正推动网络安全的大跨步发展。

(李锴华编译)

uscpublicdiplomacy.org/blog/cyber-diplomacy-vs-digital-diplomacy-terminological-disti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