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志洲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关于中国梦的讨论正在持续发酵。一方面,中国梦作为强国梦、复兴梦和个人的美好生活梦,是中国人民希望的寄托;但另一方面,由于对中国梦的内涵阐释是逐渐扩充的,中国梦的“国家话语”还在持续“建构”之中,也因此导致了一些“各取所需”式的随意解读,这反过来会消解中国梦话语的严肃性。其实,理解中国梦,关键要把握好三个维度:一是历史的维度,二是中国社会的维度,三是国际的维度。
历史维度。中国梦有一个时间的起点,那就是中国的“近代”。正是由于近代历史的不幸转折与国际地位的急剧变迁,才孕育了以民族复兴为主旨的中国梦。而在古代,中国以自身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优势的政治制度和首屈一指的经济与军事力量,成就东亚国际体系中“天朝上国”的地位,同时也是东亚国际秩序的主导者、最大的公共物品供给者与和平的稳定力量。但那时,真正的“世界历史”尚未形成。到了近代,以鸦片战争为标志的历史转折,将中国卷入西方主导的现代国际体系之中,成为丧权辱国、备受欺凌的“边缘”和“半边缘”国家。这一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的历史巨变和半殖民地化的艰难处境,给了国人以“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唤醒了民族复兴的强烈意识。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尽管非常曲折,但主线分明,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比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西方殖民入侵下的俯首称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仰赖的正是中国悠久历史造就的文化信念、坚强意志和柔韧品格。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实现中国梦也是一种“旧邦新命”。当然,中国梦的历史维度不只是对过去历史的回顾,也包括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这体现在“两个一百年”目标上。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史、思想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可以说是理解中国梦的首要维度。
社会维度。中国梦不仅是集体意志代表的国家梦,也是人民的梦和每个个人的梦。如果离开了个体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梦也就将失去根本动力与社会伦理基础。人类历史上其实不乏这样的国家,其强大国家梦与人民的福祉并不相关,反而建立在奴役人民的基础上。而我们倡导的中国梦,绝不是国家梦与人民梦的割裂,而是两者的融合。
从社会维度认知中国梦,不能不提及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这是促使中国梦诉求得以产生认识飞跃与理论话语的直接动因。
众所周知,过去一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力量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国家的强大化过程却不期与社会的弱小化相汇合,带来了“国家-社会”关系上的紧张,国家的强劲崛起趋势与社会的美好生活诉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并且耗损着国家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公正的伦理根基。如果国家强大与社会发展长期相背离,那么将引发政治与社会性危机,而当前中国梦话语的提出,将国家梦与人民梦相统一与融合,无疑意在弥合国家强大与社会弱化之间的分化与背离态势。与此同时,中国梦“国家命题”的提出,也是为了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的中国社会凝聚改革与发展的新共识。毋庸讳言,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了社会阶层的新的结构性分化。由于改革开放成果受益的不均,人们在财富分配、利益诉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表现出阶层的分化,对于改革与发展议题的共识则严重削弱。尤其在对社会舆论有着重要影响的知识界,对于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各执一词,甚至势不两立。中国梦的提出,一大功能在于兼顾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分配,承诺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重新凝聚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共识,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
国际维度。由近代历史最初孕育的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在一个世界体系中寻求中国的崛起,因此中国梦天然地具有国际维度。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性大国,中国梦更不可能是一个闭关锁国之梦,而是一个通向世界之梦。
中国梦的国际性,在习近平主席今年的国际访问期间得到了越来越丰富的论述。如在2013年3月访问俄罗斯期间的演讲中,他表明: “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在访非期间,他阐述了中国梦、非洲梦与世界梦的关系。2013年6月,在访问拉美与加勒比国家期间,他表达了中国梦与这些国家的发展梦、民生梦的高度一致性。接着,中美首脑会晤时,他特别指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通过这些阐述可看出,中国梦的国际性的要旨是中国梦的和平性、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相关性以及梦想相通性。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梦事实上还承担着在国际社会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诉求,让世界可以更好地接受一个致力于实现自己梦想的中国。鉴于当今国际舆论对中国评价的分化,也出现了一些对于中国梦的质疑之声,但中国梦只有经过“国际推介”,才能让世界真正明白其和平性、利益共同性与各国共通性,从而转化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大业进程中的软实力。反而言之,如果得不到国际认同,中国梦的实现将是步履维艰,而这本身就是中国梦国际维度的一种应有之义。
中国梦的国际维度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在表明世界各国人民梦想的共通性的同时,不忘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惟其如此,中国梦才能在国际社会中彰显自己的独特性。
概括而言,中国梦的三个维度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全面地把握好历史维度、中国社会维度和国际维度,才能完整地理解中国梦的由来、中华民族的复兴抱负、在一个分化的社会中凝聚共识的诉求及其对于国际社会的含义所在。如今,虽然作为“国家话语”的中国梦还在继续建构中,但作为“国家命题”的中国梦已然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