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出版发表 >> 出版发表 >> 正文

以创新精神践行高校公共外交使命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3-09-24 [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文君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首席执行主任

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诸多理论和政策创新中,“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引人注目。从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驻外使节大会上首次提出要加强公共外交,到十八大报告以党的最高政策文件形式写入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内容,标志着公共外交已经成为国家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公共外交事业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比如如何协调公共外交多元主体间的关系、如何在传播手段日益更新背景下真正向世界准确传递中国国家形象,以及如何在讲述现代中国故事时处理好如此庞大古国的文化传承等。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看法,但政府和社会也在探索中形成了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突破传统体制机制障碍,在部门间、地区间、领域间等搭建有利于整合各种公共外交资源的新体制、新机制,为推动公共外交的发展调动和挖掘各方面的社会力量。

在这样的共识之下,大学作为中外文化交往、理论对话和价值传播的重要平台,是中外人文交流的前沿阵地,也是公共外交研究的核心智库。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肩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使命,也就同时肩负起了文化对外传播与弘扬的新任务。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具体落实改革创新精神、践行公共外交使命的最好方式,就是搭建中外沟通的桥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互鉴。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不仅要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中提炼出的当代中国精神凝练好、“走出去”, 更要表达好、“走进去”;不仅扩大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在世界上的影响,更要增进各国精英和公众对这一道路的认可和理解;不仅使外国人从物质和技术层面,更要从文化和心理层面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视为兼具中华民族特色和人类普遍价值的伟大实践。总之,高校在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事业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挥自身作为知识共同体的优势特征,寻找与其他国家共同认知的载体,突出共性而非强调差异,增进理解而非止于各说各话,最终实现文化上的美美与共、发展上的互利共赢,增进世界对中国道路的认知和接受。为此,高校应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指引,具体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增进学科间对话,协同开展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从理论层面看,公共外交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国际关系学、外交学、比较政治学、政治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公共外交的研究方兴未艾,出现了一批新成果,但总体来看,中国的公共外交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和格局,甚至一些基本的概念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更重要的是,刚刚起步的中国公共外交研究,还只是处于介绍和评论国外公共外交理论为主的阶段,然后以这些理论框架生硬地解释中国公共外交实践,没有形成中国自己的公共外交理论话语。因此,高校作为知识生产重镇,首先应当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相互交流借鉴理论与方法,对公共外交的起源、概念、途径、模式、效果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比较研究,拓展研究方法,夯实理论基础,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理论范式,让世界听到中国学者关于公共外交研究的自信话语,为公共外交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加强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培养, 提升青年学生公共外交的意识和能力。公共外交区别于传统外交的首要特点就是将公众作为外交工作的重要资源。对高校而言,应着力培养具有良好跨文化交流素养的人才,这既包括培养大量的公共外交专门人才,也包括提升其他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目前,国内首个公共外交二级学科硕士点已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建立,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也在不同程度开展公共外交人才培养工作。对于没有外交外事类专业的高校来说,应当把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文化通识教育的新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增加普及跨文化交流素养的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学、国际关系、比较政治、国际商务、国际法、世界历史、外国文化等全校通识课程。此外,文学翻译专业应成为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唯有高质量的翻译才能超越文字本身,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思想准确传递给世界。最终,大学不仅要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技能,更要培养他们跨文化交流的素养,使他们不仅会讲外语,更要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三,高校还应将公共外交方面的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社会服务,对外加强以学术为载体的文化交流,对内为政府、企业和其他机构更好地“走出去”出谋划策。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是知识精英的聚集地,也是社会尖端人才的产出地。不同国家大学间的文化互动和文化影响,具有深远的公共外交价值。从国际经验来看,最有效的公共外交是转变人的观念,教育是最重要的切入口之一。美国的富布莱特计划就是其中成功的典型。该计划日复一年吸引不计其数全球学术精英到美国访学,在交流学术的同时,向他们传递美国价值观,并利用他们的知识权威向更广范围传播。我国近年来也开始高度重视以大学为主体的人文交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任后第一次外事活动就是接见在华外国专家,并向他们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就是一次成功的公共外交活动。以大学为主体的中外人文交流事业在量上快速发展,更要在质上提高为国家形象服务的意识,提升价值传播能力和精神感染能力,塑造外国人对中国的友好认知。此外,具有外交外事专业的高校,也可以积极利用专业优势,为政府公务员、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进行公共外交培训,使他们在国际交往中有能力让国际社会感受更加友善、亲和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