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出版发表 >> 出版发表 >> 正文

公共外交空间和功能拓展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3-04-10 [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韩 震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核心提示】公共外交为外交奠定了更广泛而深厚的生活和文化基础,有利于建立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新文化范式。

近年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大众媒体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普通民众的主体性日益凸显,作为一种新的外交形态,公共外交开始深入人心,相关活动和研究也呈现一片生机勃勃之象。

谈及公共外交,首先要理解“公共”二字。所谓“公共”(public),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它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们的密室活动相反,公共的性质就在于公民之间开放讨论。同一个国家公民之间的交往属于国民之间的交往。国民的公共交往在一个国家的公共领域之内,而公共外交则在更广泛的国际间的公共领域之内。所以,公共外交是不同国家人民之间进行交往、沟通和相互理解的活动。如果说一个国家内部的公共领域是整个国家版图内公民活动的空间,那么公共外交的舞台则是整个世界。如果说一个国家内部公民有平等、自由的话语权才能有真正的公共领域,那么不同国家公民之间平等对话才能算得上是公共外交的范畴。

尽管公共外交活动早就有所拓展,但在冷战背景下,由于意识形态的隔阂、交往机会的缺乏、信息交流的不畅通,公共外交还不可能成为一种“现象”。公共外交的凸显是冷战之后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产物之一,是全球政治经济秩序轰然崩溃之后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人员的全球流动,信息技术的革命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人民的相互交流和对话,这种情境为不同国家的公民之间进行平等交往和对话创造了空间,也提供了话题。

公共外交是一种外交。援引格哈德•马勒茨克(Gerhard Maletzke)在《跨文化交流》中所言,“外交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这些交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地决定着外交政策的成败。”公共外交作为一种现象,既有以往外交范畴所具备的国际交往、相互理解和利益妥协的内容,也具备某些新的功能。

首先,公共外交拓展了外交的主体。以住,外交往往是政治家的对外交往活动,而公共外交使这个交往活动拓展到不同国家的公民之间。这就有利于增进不同国家公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加不同国家的国民之间的相互尊重,而且在交往过程中,不同国家的国民都有视野融合、扩展的可能性。国民性和世界视野的结合所形成的新思维,有利于国际问题的解决。

其次,公共外交拓展了外交的领域和深度,使政治交往向经济、文化等层面延伸。外交行为只有建立在广大国民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才可能获得更加坚实的成果。人类往往以自己的文化范式作为优劣标准去评价其他文化,这就会产生误解甚至冲突。只有通过交往才能消除误解,增进理解。按照亚历山大•文特(Alexander Wendt)的说法,即“人类在共同体中的交往意味着,重复的互动能使互相依赖的结局改变成有效用的互相依赖”。公共外交为外交奠定了更广泛而深厚的生活和文化基础,有利于建立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新文化范式。

最后,公共外交也扩展了外交的途径和方法。尽管公共领域的外交使原本密室可以谈的事情变得有些尴尬,政治家们因此惧怕公众舆论而畏首畏脚,使外交妥协失去灵活性。但是,有的时候,公共外交也可以打破僵硬的政治运转机制,创造许多微妙的交流对话机会,从而为国际间的外交活动创造氛围,打破许多僵局。

在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公共外交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原来“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就给公共外交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使命。这就要求全人类都能够认识到在“风险共同体”(Risikogemeinschaft)背景下必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携手共克时艰,而达成这一点就需要扩大公共外交。

显然,公共外交的价值和意义值得大家期待。公共外交“尊重人民、依靠人民”的特色,也成为我国“以民为本”外交传统的重要延伸。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公共外交的发展要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中国公共外交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肩负新的时代使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