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名家访谈 >> 正文

赵启正:开展公共外交,加强中国的话语权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0-09-11 [来源]: [浏览次数]:

——在公共外交国际论坛(2010)暨第三届外交官论坛上的讲话

公共外交的事例早就有,在中国我们公共外交的范例就是毛主席,1935年他请宋庆龄介绍斯诺到延安,向世界表达了中国存在着一个共产党,存在着一支为人民的抗日红军,使世界上第一次知道它的存在,并且影响了美国两届政府的对华的态度,也就是罗斯福和杜鲁门都找斯诺讨论过对华政策,确实发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我们公共外交范例,只不过没有这个名词。

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数国家的外交阵容扩大了,不只是政府外交,现在公共外交组成了整体外交,所以现在声势浩大,影响显著,当然做的最强大的和最早的是美国。公共外交的定义各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者们不要追求一个统一定义,因为这和国家的实力,国家的文化传统,国家的利益和国家的处境有关。我们看一下美国公共外交的定义,他说由政府发起交流项目,利用电台等信息手段,了解,获悉和影响其他国家的舆论,减少其他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美国产生的错误观念,提高美国在国外公众中的形象和影响,进而增加美国国家利益的活动。第一是政府行动,第二是对外国政府和观众。可以这么理解,外国的政府在接受美国影响的时候也是公众。美国的公共外交最早的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国之音,每年需要用十亿美元左右投入公共外交。

看一下日本的定义,日本的定义是选自公共外交与时代外交的战略。这个定义是日本外务省定的,在国际社会上提高本国的存在感,提升本国的形象,加深外界对本国的理解,以对象国国民而非政府为对象去做外交工作和文化交流、对外传播等等。他说在国际社会提高本国的存在感,这个存在感是日本原文,什么叫存在感?在世界杯足球赛上中国的存在感就没有。在奥运会上中国的存在感就很强。在一个国际场合,这个国家不存在还能够表达什么?所以这个说法也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日本认为中国是相当重要的邻国,中国是日本的第一贸易大国。对日本安全保证来说中国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中国对日本和日本对中国的民众存在着强烈的不信任感,公共外交的任务就是消除这种不信任感。

我们看到各国的公共外交定义不尽相同,我们也没有必要追求一个全世界通用的定义,就是在中国各位学者也要进行研究,也会提出定义,我们求同存异,只要是促进我们公共外交的发展就可以了。

为了把我们目前对公共外交的各种说法大体上做一个归纳,我画一张图。这个图就把公共外交范畴说的比较清楚,我也给日本外务省先生们看了,他们觉得很有意思,很有兴趣,他们觉得这比文字的叙述要清楚。政府外交就是水平线,A国政府对B国政府,这个外交主要通过交涉、谈判甚至于抗议,这种方式,是一种非常严肃的代表国家主权的活动,以外交部为代表的。部分政府部门可以代表部分的国家主权,如商务部,特别是在WTO当中做代表,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主权的描述,它的成果就是声明、公报、条约等等,这个大家都知道,这是政府外交不可取代和绝对重要的。

A国到B国的公众最早是美国之音这种类型,这是单方向的,外国人就会听,你有耳朵就行了,他讲他的国家如何伟大,来讲他们的精神,希望大家了解美国,信任美国,并向美国学习,他公共外交的目标非常之庞大,非常之高。不像日本人说的希望能够理解今天的日本大大不是六十年前的日本了,这是日本公共外交的目的,这是不一样的。

如果说公众能不能反过来对政府做公共外交活动呢,也是可以的。就向刚才郑万通先生所讲的,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团既有前官员,又有现官员,又有企业家,又有学者,他到外国可以访问外国政府,也可以拜会大学表达中国,在中国应该注意在尊重政府对公共外交主导的同时强调民众的自觉性。

再举一个政府参与公共外交的例子就是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政府花钱面对外国公众来讲解汉语,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中国是什么样的人,使外国公众对中国有所了解,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进展很快的,也引起世界各国注意的重要活动,这里面有200多个孔子学院,200多个孔子学堂。

公众对公众,原来我们叫民间外交,比如说宋庆龄基金会到外国,我们也认为是公共外交,这有一方是公众,有一方参加的都算公共外交了。如果一定要问民间外交和公众外交有什么不同,也许能够找到一点不同。比如说民间外交的题目可能比政府政策直接的讨论要少,而是文化交流比较多。比如说我们篮球队互相访问,或者是汉语比赛,英语比赛这种方式,而不是政府的直接花钱推动的。但是这种区分不是很重要,所以除了政府外交之外,应该都算做公共外交。

本国政府和本国公众是什么关系?最近我和政协的外事委代表团去印度尼西亚,去马来西亚等国访问。他们说我们国家公共外交的定义跟你们不一样,本国政府对本国公众讲解外交政策就叫做公共外交,公共又是形容词又是名词,我们觉得有它的道理,但是反映他的国际视野是弱的。在中国怎么表达呢?我们觉得政府和公众之间有沟通,公众通过媒体或者是我们一些非政府机构通过研究报告不断向政府提供一些见解直接给政府了,政府就一定沟通吗,包括本国民众,包括外国民众的沟通,可能也是通过媒体,通过演说,我们外交部还有一个外交部开放日,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大家对外交部亲切,了解外交部不是脱离民众的,这也是沟通的一种。

在中国本国民众和本国政府的沟通是越来越充分了,我们媒体的意见,外交部在决定政策的时候一定会考虑的,甚至于网民的意见也会考虑的,我觉得这可能是今后中国外交的特色之一了。所以本国政府,包括本国公众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到了外国语大学,我就特别想说一点对外国语大学的拜托,刚才演讲者说加强中国话语权,加强中国的话语权之一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是新创造的,表达我们时代的名词变成外国人说的时候非常困难,往往词不答意和引起误会,因此降低了我们的话语权。话语权这个词我先拿出来跟大家讨论一下,什么叫话语权?在今年的政协新闻发布会上,一个美国之音记者说,中国的政治协商会议不就是一个清谈馆吗,你们在清谈的时候有没有禁区呀?我们必须正面回答,这不是清谈馆,这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宣传机构,它的表现就是有强大的话语权。

我们中国很多词汇翻译成外文的时候不准确,意大利人有一句话叫做翻译就是背叛,意大利语我也不会发音,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到了外国语大学错了就告诉我如何发音,翻译即是背叛,的确有很多翻译是翻译不了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怎么翻译成外文?有一次会上我说翻译不了,有个小伙子说他能翻,而且翻译半天大家没有听懂,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民族的背景不同。翻译是很难的,文学的翻译不用去管,就政治的翻译就很难。

熊光楷上将英文特好,他举过一个例子,说韬光养晦收集了一下翻译,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隐藏能力假装弱小,隐藏野心,收起爪子。怎么办呢?我们全国最高的外国语大学在今后推动外交中突出各位什么优势,你和外交学院公共外交学院比,我们的贡献重点在那儿,我觉得在语言方面应该拜托各位,否认翻译即是背叛,最后背叛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能不得了了。

在去年还是前年我和熊光楷同志去美国斯坦福开中美非官方高层政治对话,当时说中国一方面说和平崛起,后来又改成和平发展,这没有关系,反正是和平。结果你们军费两位数在拓展,你们想干什么。熊光楷都说翻译错了,把韬光养晦翻译错了,但是细想是人家翻译错了还是我们翻译错了,最初这个词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发明的,一定是中国错了引起美国继续错下去。又如自主创新,美国国会对这个事提出了正式的提案,自主创新是阻碍美国技术进入中国,创新都是自主的,别人的创新根本不是我们创新。自主创新就是独立的创新,在家里面创新,不需要外面的创新。我跟他们解释就是我们中国人买的外国专利太多了,根据中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我们需要中国人多创新,这是鼓励中国人多努力的意思,不要老依靠外国人的专利。当然这种创新当中政府要给予支持,可能题目是我们提出来的,组成团队的时候中国人可能是组长,但是会吸收外国人参加。

有一个美国沈大伟(音)同志说叫鼓励创新不好吗?我就是鼓励创新的。所以我们如何的把公共外交对外做好,首先要有一个表达的问题,如果表达本身不及格或者引起误会,我们中国外交不是越做越负面吗,越做越不通吗。因此我们有一些外国专家说,你们在写对外报道的英文稿的时候,能不能我用中国稿翻,直接用英文稿写呢,那是最好不过。我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这样强调,因为我自己外文不好,我自己做不到,让人家做,为了国家的利益我还得说一下。如果北京外国语大学培养用外文直接写我们的政论,直接写中国特点的那种人才是不是得设立一个新的专业。会外语去翻译吧,这是粗浅的想法,我觉得要真正学会翻译,还是需要一个专门的翻译专业。